Skip to content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 新中特 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xty435768/2022-2023-NewEra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4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一、题型

1、判断题10*2,20分

2、简答题4*10 40分

3、材料分析题1*15

4、论述题1*25

二、主观题参考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hap 1)

  • 新时代的主要内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征

    •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 新时代之新,在于党的理论创新实现新的飞跃。
    • 新时代之新,在于党和人民事业确立新目标。
    • 新时代之新,在于中国和世界关系开创新局面。
    • 新时代之新,在于中国共产党展现新面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第三节 新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不要复习?)

2. 新发展理念 (chap 3 p75)

  • 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 意义

    • 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

    • 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

    •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千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做法):

    • 第一、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第二、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

    • 第三、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

  • (课后题:如何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构建新发展格局?)答做法?

3.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 重要意义: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要求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回应了人民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了世界发展变化新趋势。

    • 丰富内涵: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

      • 坚持人民安全(宗旨)、政治安全(根本)、国家利益至上(准则)有机统一。

      • 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基本地位)

  • 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 维护政治安全

    • 维护国土安全

    • 维护经济安全

    • 维护社会安全

    • 维护网络安全

    • 维护外部安全

(课后题:如何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国家安全工作包括哪些重点领域?)

  • 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

    • 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

    • 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这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基本地位。

  • 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外部安全。

4. 四个自信(chap 2)

  • 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 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chap 4)

  • (课后题:怎样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 和国情决定的。可以扯一下国情)
    • 首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 的历史必然
    • 其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 最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 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chap 2 p63)

  •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主轴,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7. 新时代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 (chap 3, p78)

  • 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客观上要求经济工作从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转移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来。

  • 出自下面这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要求。)

    • 一是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 二是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客观上要求经济工作从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转移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来。

    • 三是传统行业供给不足问题已基本解决,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但个性化产品、高质量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8.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影响? (chap 1)

chap 1, page 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

    • 经过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 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影响

    • 社会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起着主导作用。

    •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它意味着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成为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 一是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是进一步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党和国家工作。

      • 三是把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9.   全过程民主

  • (课后题:怎样理解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民主?)

  • 我国的人民民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是为绝大多数人民所享有的广泛的、真实的民主,它具体地、生动地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各环节,贯穿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的全过程,是一种全过程民主。

  • 全过程民主不仅体现在完整的制度程序上,而且体现在完整的参与实践中。

    • (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进行广泛政治参与、充分表达政治意愿,推动人民当家作主不断落实。)
  • 全过程民主还体现在民主形式的丰富性上。

    • (人民民主不仅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上,而且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民主形式体现出来。)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行全过程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10.  共同富裕与民生建设的关系(chap 6)

  • 共同富裕是民生建设的价值规定和根本目的

    • (民生建设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就是看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 (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在全社会范围内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还有吗???)

11.  构建新发展格局 (chap 3)

  • 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赢得主动地位的必然要求。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

  • 构建发展格局的主要工作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找准自已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制定具体的规划、政策和措施,使新发展格局变为现实、落到实处。)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课后题:如何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的“两大奇迹”(chap 2 p44)

  •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 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

13.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 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和先导。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社会革命提供方向引领,党的自我革命的成效决定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效。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
  • 伟大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 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 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来引领和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就是要通过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进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地走在时代前列。

14.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是新时代我国宏观调控的新要求。宏观调控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方式方法,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发挥作用。
    •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国家发展规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
    • 健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 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
    • 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

15.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党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与科学回应。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走出一条区别于传统现代化的新道路,将绿色理念贯彻落实于现代化的各领域、全过程,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 一是以绿色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
    • 二是让绿色化贯穿农业现代化发展始终。
    • 三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

16.  文化强国的意义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强盛,不仅需要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还需要繁荣兴盛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引领,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做法: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

17.  为什么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更加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的重要体现。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客观趋势。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的重要保障。 做法: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既要立足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又要紧扣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关切和感受,更快更好解决突出问题,更有力更有效地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从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从一时平安向长治久安的转变。
    • 一是树立科学理念,增强平安中国建设引领性。
    • 二是完善工作格局,增强平安中国建设协同性。
    • 三是健全群防机制,增强平安中国建设共享性。
    • 四是创新方法路径,增强平安中国建设实效性。

18.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

  • 中国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为舞台,以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夯实社会基础、完善机制建设为渠道,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不断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 积极运筹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携手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 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
    • 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新局面。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
    • 近年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持续深化。中国坚定不移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中非双方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

19.  推动绿色发展

  •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
    •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资源是经济发展之本。
    •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重要的实践途径。

20.  当代中国精神

  •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 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 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铸魂工程。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战略支撑。

21.  一带一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   * “一带一路”建设是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一带一路”建设是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放实践。
  • 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方向。
    • 首先,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
    • 其次,以深化“五通”交流合作为关键支撑。
    • 最后,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努力方向。
  •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点内容。
    • 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
    • 二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破沿线发展瓶颈。
    • 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新动力。
    • 四是推动开放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 五是构筑多层次人文交流平台,促进包容发展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卫生健康制度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总体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 第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 一是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的促进机制。
    • 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 三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四是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 第二,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 一是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 二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三是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
    • 四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23.  统筹发展和安全

意义:

  • 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
    •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要实践要求。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安全的基础。 做法:
  • 坚持党对发展和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实践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对发展和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
  •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24.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指的是十八大以来 18页

  • 第一,经过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力水平发生了根本改变,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 第三,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

About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 新中特 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